12月30日,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分享了關于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趨勢的洞察與見解。
趨勢一:汽車增量市場進入到以電爲主的階段,預計2025年新能源銷量1650萬輛
“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了3-4年的高速增長,滲透率已與油車平分天下。但任何行業的發展都不會一路狂奔,到一定階段可能要平穩下來,慢慢進入成熟期。”張永偉分析認爲,目前整體車市已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,且對拉動內需、拉動投資起到了關鍵作用。
基于此,張永偉判斷,明年汽車整體市場穩重有進,預計2025年銷量3200萬輛左右,其中國內市場2600萬輛左右,增速3%。樂觀估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650萬輛(含出口)左右,增速接近30%,滲透率超過50%;內需有望達到1500萬輛,滲透率超過55%,進入相對高質量的發展階段。
張永偉表示,2025年插混、增程會是快速發展的領域,兩項技術路線在新能源市場中的占比將接近50%,預計銷量將超過800萬輛,增量超過250萬輛。
“僅靠電動很難在插混技術上有競爭優勢,僅靠傳統燃油技術,也走不通插混路線。”在張永偉看來,插混、增程路線發揮了融合技術的優勢,使新能源技術更加多元化,“融合技術既解決了增量市場問題,也解決了不同技術的新定位問題。這是中國市場的特點,也是解決爭議最好的方案。”
“乘用車電動化已進入了常態化發展,商用車正進入快速爬坡期。”張永偉分析認爲,新能源商用車在某些領域整個生命周期TCO較燃油更有優勢,所以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會快速提升。
電動車百人會判斷,2025年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將超過90萬輛,接近100萬輛,增速✅達到80%,呈現井噴的態勢。同時,不同領域發展速度不一樣,預計新能源重卡滲透率會快速增長,保守估計明年銷量超過11萬輛,滲透率突破20%;城市物流配送市場也會呈現快速發展態勢。
張永偉認爲,中國車企面臨新的國際化發展環境,下一步要用先進的制造和産品服務全球市場,最大的挑戰是缺乏成功經驗,所以“新國際化發展”表達的含義是:國際化、全球化是必需的,但是不能走老路。
“過去(汽車出海)更多的是貿易,即便投資(建廠)也希望單幹,但將來要合資、合作,變成共生企業,在資本結構、生産上有更多的合作,用利益協調的新模式去國際化。”張永偉強調,車企到國外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複制國內的打法,還要學會讀懂世界,了解適合當地發展的法✅規、標准等。
電動車百人會預計,2025呢喃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(含本地生存)將達到140萬輛,同比增長10%。
趨勢五、以固態電池爲代表的新一代電池産品加速量産,未來2-3年完成小批量上車
張永偉表示,目前國內半圓態電池技術先行,2025年具備固態電池技術內容的出貨量(包括車載與非車載領域)有望突破10GWh;全固態電池當前處于核心技術突破和驗證階段,有望在未來2-3年完成小批量上車。
“整車廠已經投資固態電✅池,傳統電池企業更不會放棄,電池行業新勢力也在靠固態新賽道力圖重塑電池産業格局。”張永偉表示,材料、設備企業已有足夠的力量和資本進入到固態電池領域,全固態技術産業化周期在快速縮短。
“當汽車産業✅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,企業追求多品牌、盲目擴張的模式很難持續,企業的發展模式需要調整。”在張永偉看來,汽車“兩化”(電動化、智能化)的發展,給企業帶來巨大投入壓力,對企業發展模式提出了新挑戰,一定要有選擇地投入,而不是全都自己從研發開始來做。“當投入需要更多的時候,企業需要由全面開花變成進一步定位聚焦,形成核心競爭力,這種調整對企業發展可能是戰略性的。”
張永偉認爲,企業發展的新模式之一,是企業減少投資,輕裝上陣,盤活存量。具體表現爲,明年也許會有更多企業願意代工,或者不建工廠,用其他企業的産能。新模式之二,是當汽車行業越來越帶有互聯網智能屬性時,企業的盈利模式會變革,不能靠單一産品來評價企業或産品的盈利,要看全生命周期。
張永偉表✅示,跨國車企主力在加速新本土化發展,面臨新的壓力,格局也在分化。“很多跨國企業開始在中國設立全球研發中心,在中國研發,向世✅界賦能,技術導向從過去的由外向內,變成自己利用中國的新能源和智能技術優勢,爲全球市場提供服務。”張永偉認爲,這是跨國車企一個重大的變化,也是本土化發展的首要趨勢。
此外,跨國車企加速新本土化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市場供應鏈向外。“中國的供應鏈和跨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一旦結合起來,一定能夠提高其全球競爭力,並探索出中國汽車産業服務全球的新格局,這種全球共生的發展模式對中國整個産業鏈都有幫助。”張永偉表示,要高度關注跨國力量在中國如何發展,如何利用中國服務全球化的新態勢。
與電動化經曆的較長過程不同,智能化甫一落地遍進入快速發展期。電動車百人會判斷, 高階智能技術快速進入10萬-20萬主流市場區✅間。智能化進入全面普及加速新階段,由過去“有沒有”進入✅消費者追求“既好玩又好用”的“好不好”的階段。
百人會同時判斷,2025年是基礎智能化的“元年”,智駕與智艙趨于標配,進而走向全面覆蓋階段,明、後年主要車型都有一定的智能化技術或産品上車,2024年乘用車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滲透率約爲55.7%,2025年可能接近65%;2024年乘用車智能座艙滲透率約71%,2025年將達到76%。
張永偉表示,人工智能(AI)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會爲汽車行業帶來全新的變革,明年將是AI上車的關鍵之年。
“目前的智能化是基于傳統的智能技術,但人工智能的發展改變了(汽車)智能化的發展模式,並對汽車行業帶來了全面的變革,這是産業發展巨大的機遇。”張永偉分析✅認爲,汽車遇到人工智能後變得更加實用;在人工智能發展落地時,汽車成爲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場景,“所以‘汽車+人工智能’是雙贏,實現了最佳的組合。”
另外,汽車從研、産、供、銷、服務全流程都會全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,不但整車應用,零部件也會應用,比如智能大燈、智能座椅等。在服務領域,智能汽車的研發會全面轉向大模型時代。
“汽車産業更加智能化後,其聚合外溢效應會明顯加速,所以智能汽車産業很容易變成聚合型的智能産業。”在張永偉看來,如果將汽車技術應用到低空領域,飛行汽車便是“飛上去”的智能汽車;應用到具身智能領域,人形機器人便是“立起來”的智能汽車。“2025年智能汽車會加速發展,‘飛上去、立起來’會形成聚合型的産業外溢,新質生産力也會加速在汽車行業落地放大,這一點在2025年值
【CNMO科技消息】今晚8點,備受矚目的《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》正式拉開帷幕。在這場全民矚目的盛宴中,新能源汽車品
在探索更清潔、更可持續的未來時,新能源行業無疑是引領這一轉型的重要力量。隨著全球範圍內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
BMI報告指出,亞洲部分國家的鋼鐵生産依然疲軟,但鐵礦石需求持續低迷,而庫存卻在大幅增加,這些因素都將在未來幾個月限
山東黃金成立于1996年,是山東省屬重點骨幹企業,2015年改建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。黃金産量、資源儲備、經濟效益、技
在现代矿业行业,技术创新无疑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。最近,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鞍钢矿业”)的一项新
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,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,包括太陽能、風能、生物質能、核能、地熱能、氫能、海洋能等。
什么是新能源: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。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。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、有待推广的能源,
12月30日,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分享了關于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趨勢的洞察與見解。
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,一般指在新技術基礎上,可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,包含了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。相較于常
在當前全球經濟複蘇漸進的背景下,鐵礦石市場的動向愈發引人關注。昨日,鐵礦石2505主力合約以796.5元的價格小幅收